2025-07-01
HaiPress
青年作家王彤乐最近发帖称,自己发表的一篇文章被选为上海市虹口区初二语文期末考试的试题。然而,他在做题时发现自己竟然答错了其中一道选择题,另外三道偏主观的题目也回答得不够全面。
原文曾在《青年文摘》上发表。在王彤乐发布的图片中,《蓝气球和甜月亮》成为了阅读理解材料,共设了四道题,总分15分,其中第13题是选择题。这道选择题要求分析文中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中三个“穿过”的表达效果。选项包括: A. 以排比的方式展现了老人骑着自行车绑着气球一路前行的景象。 B. 形象地表现了那些气球在天空里漂浮之轻快自在。 C. 具体展现了西北戈壁独特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环境。 D. 烘托了“我”看到梦寐以求的气球时内心的激动、渴望和向往。
王彤乐第一个排除的是C选项,但正确答案正是C。他对此表示:“这种情况也算正常,小时候做阅读理解时就常想,那些作家真的完全能做对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吗?语文考试也是一种逻辑考试,我也理解大家所说的‘文章一写出来就不属于作者本人’这个观点,所以觉得挺有趣的。语文阅读理解本身就没有所谓的标准。”
6月30日,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致电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,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,教育局主要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,并非直接命题或组织考试的部门。他们会将此情况反馈给相关负责部门进行了解。同时,该工作人员强调,命题过程都是规范进行的。关于期末试卷的选用,是由学校选择性使用,作为期末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依据。如果参考过程中有任何想法或争议,都可以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