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03
HaiPress
随着半年报陆续出炉,银行业上半年的经营情况逐渐明朗。整体来看,行业盈利下行压力较去年同期有所缓解,主要压力仍在于息差收窄以及个贷、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释放。
资本市场上,银行股热度回升,中证银行指数全天涨近2%,在各行业板块中领涨。今年以来,作为高股息红利股的代表,银行股表现在二级市场上持续领先,但近期伴随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涨幅回落。科技热潮再起,成长股与蓝筹股轮番“对决”,银行股行情是否结束成为关注焦点。
资深投资人士陈嘉禾接受了采访,并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否定答案,分享了他看多和配置银行股的逻辑。陈嘉禾曾在平安资管、信达证券负责投资研究等工作,现为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。他的投资组合自2023年开始大幅超配金融股,收益率良好。
今天的银行股和10年前已大不相同,最大的变化是房地产行业的“雷”逐渐拆除,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。陈嘉禾认为,现在的银行股比10年前更“靠谱”。2015年牛市之际,我国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悬在高位,结合美国、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验,很多价值投资者在10年前对银行股的主要担忧来自房地产领域的不确定性。今天来看,这两方面担心都不存在了。
从2020年底房地产行业开始调整至今已有近5年时间,而企业贷款周期一般为1~3年,现在我国金融体系依然比较健康,说明银行很好地承受住了地产冲击。另一方面,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,中国经济的底盘要强得多,而且人均GDP还比较低,因此对经济发展潜力也不必担心。此外,10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,也对降低银行坏账率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不过,过去的不确定性在减少,新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。陈嘉禾认为,银行股现在需要担忧的主要问题是净息差收窄。但他强调,这是一项整体可控的因素,而且净息差已经接近底部,到了“降无可降”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