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03
HaiPress
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。从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到1945年德国和日本投降,14年的时间里,84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被卷入战争,上亿人穿上军装下场厮杀,鲜血流遍全球。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,“全球视野下的二战与抗战”系列对谈旨在从不同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重审与反思。
二战的结束终结了德、意、日三国的“帝国梦”,也终结了英法两大传统帝国,西方500年的殖民秩序瓦解,以联合国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建立起来。中国的现代崛起同样奠基于二战塑造的国际秩序。本期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耿志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士伟围绕理查德·奥弗里著《二战新史》展开对谈,探讨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。
《二战新史》作者理查德·奥弗里是英国研究二战史的大家。他1947年出生,在战后时期度过一生,大学期间开始对二战感兴趣并从事相关研究。《二战新史》反映了他对二战史治学的最新看法,尤其关注中国抗战。
《二战新史》书名表明该书围绕“帝国”这一核心概念展开。书中提到无论是德、意、日三个主要法西斯轴心国还是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大国如英国、法国、美国,都与“帝国”概念密切相关。这本书从帝国战争的角度论述问题,特别是加入反帝国主义视角时,亚非拉地区在二战中的角色变得非常重要。尤其是中国抗战,在东方和整个世界扮演了比过去更重要的角色。